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动态 > 正文

6元变16元,咋闹的? 全球快播报

2023-04-11 12:19:11 东胜发布

如何让土特产


(资料图)

卖上个好价钱

泊尔江海子镇

巴音敖包村给出了

延伸产业链

深加工农产品的答案

(点击观看视频)

搅拌荞面、自动舒化、压面、切条、上架、烘干、称重、捆扎、包装、喷码……日前,记者走进位于泊尔江海子镇的巴音敖包老梁外挂面厂生产车间看到,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。

“我们年产量6000吨的挂面厂顺利通过了验收,拿到了所有证照,这几天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试生产。 ” 

——东胜区水利局派驻巴音敖包村

驻村第一书记 郝二斌

想方设法延长荞麦产业链,多措并举筹建挂面厂,引导农民调优种植结构,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,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,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,是郝二斌与村两委一直抓在手上,放在心里的事情。

“我们之所以建挂面厂是因为我们村的支柱产业就是荞麦种植,如何让优质荞麦卖上个好价钱,我们决定对荞麦进行深加工,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”

——巴音敖包村党支部书记 陈建忠

陈建忠告诉记者,巴音敖包村是东胜区地势最高的地方,适宜荞麦生长,村里的荞麦也是远近闻名的“好味道”。但由于种植零散、产量不稳定、销路不畅通,农民得不到真实惠。扭转这一局面,要从2018年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选派干部驻村说起,东胜区水利部门与巴音敖包村建立结对帮扶,驻村干部利用派驻单位资源,申请水利资金,整合土地,发展节水灌溉农田。当年试种100亩荞麦,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,随后村里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到如今的1500亩,产量不断增加,村里种植荞麦的农户也越来越多。但是巴音敖包村遇到了“成长中的烦恼”——高产高质的荞麦销售却成了难题。由于没有商标就没有流通码,巴音敖包村的荞麦无法在大型商超销售。直面问题,对症下药,驻村干部与村两委一边申请注册品牌,一边联系对接 “万企兴万村企业”打开销路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2019年巴音敖包村成功申请了“老梁外”农副产品品牌 ,有了“身份证”,让村里的荞麦、小米、笨鸡这些土特产,成为鄂尔多斯的“明星”产品。

村子努力,政府给力。2022年巴音敖包村开始筹建挂面加工厂,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,成功申请了各类资金400多万元,建成一条450型低温烘干挂面生产线。

眼下,巴音敖包老梁外挂面厂刚刚投入运营就接到了陕西等地300多万元的生产订单,挂面厂的投用不仅实现了村里荞麦的深加工,而且还可以给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实现代加工,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30多人的就业问题。

“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,我挺满意,我主要负责打包挂面,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,对家里帮助很大。”

——巴音敖包老梁外挂面厂员工 郭艳芬

“以往我们的荞面一斤卖6块,现在一斤荞面能生产2把挂面能卖16块。下一步我们要深挖荞面营养价值,瞄准高端市场,生产蔬菜、杂粮、蛋奶、水果挂面和空心面、延面等产品,让我们的优质产品真正能卖个好价钱。”

——东胜区水利局派驻巴音敖包村

驻村第一书记 郝二斌

强产业、补链条、兴业态、树品牌,巴音敖包村采用“企业+党支部+合作组织+农户”的模式,产业发展提质增效,“造血”功能不断提高,内生动力日益增强,专属品牌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日益牢固,打井、修路、垃圾处理,一桩桩、 一件件具体的实事, 实打实让农民感受到了村子发展带来的红利。

谋划今年荞麦种植具体事宜、筹备荞麦中欧地理标识认证 、选址 “老梁外”荞面终端体验店……巴音敖包村一年一个样,郝二斌的信心更足了。他希望“生态内蒙古,绿色好味道”中,有“老梁外”荞面的味道;他希望“老梁外”荞面能够走出国门,走向全球;他希望巴音敖包村乡亲们的日子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……

(记者:孙云霞 高瑞涛)